胖东来燕麦脆被指无生产日期
胖东来燕麦脆“无生产日期”引争议:是偶然疏漏还是行业潜规则?
知名零售企业胖东来旗下的一款“燕麦脆”产品因被曝“无生产日期”引发全网热议,作为以“极致服务”和“品质把控”著称的零售标杆,胖东来此次的“翻车”不仅让消费者对其供应链管理产生质疑,更将预包装食品标签合规性问题推向公众视野,当“良心企业”遇上“标签漏洞”,这究竟是一次偶然的生产疏漏,还是背后隐藏着行业已久的潜规则?
事件发酵:从“网红产品”到“标签缺失”的舆论反转
事情的起因源于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的投诉,据网友爆料,其在胖东来生活超市购买的“胖东来精选燕麦脆”(以下简称“燕麦脆”)包装上,既未标注生产日期,也未标注保质期和生产厂家信息,仅有一张模糊的标签贴纸,上面的信息难以辨认,相关图片和视频迅速在抖音、微博等平台传播,引发大量关注。
“胖东来居然也会出这种问题?”不少网友表示难以置信,作为河南乃至全国的零售业标杆,胖东来多年来凭借“无条件退货”“员工幸福度高”“商品严选”等标签积累了极高口碑,其自有品牌商品更是被视为“品质保证”的代名词,此次燕麦脆的“标签门”,无疑让消费者的信任遭遇了冲击。
面对舆论发酵,胖东来在事件曝光后次日发布声明,称已第一时间下架涉事产品,并对库存进行全面排查,声明中解释,该批次燕麦脆“因供应商印刷环节失误,导致部分产品标签信息不完整”,已对涉事供应商进行处罚,并承诺对已购买产品的消费者“无理由退货退款”,这份声明并未完全平息质疑——消费者追问:“供应商的审核流程是否存在漏洞?”“为何问题产品能通过层层检查上架?”“是偶然失误还是系统性问题?”
胖东来的“品质神话”:供应链管理是否真的无懈可击?
要理解此次事件的争议点,需先了解胖东来的供应链模式,作为以“自营+直采”为主的零售企业,胖东来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较高,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,同时通过严格的供应商筛选确保品质,公开资料显示,胖东来对供应商的要求极为苛刻:需通过资质审核、样品测试、小批量试产等多轮考察,甚至会对供应商的生产环境、工艺流程进行“飞行检查”。
但在此次事件中,燕麦脆的供应商被曝为“第三方代工厂”,并非胖东来自有工厂,这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:胖东来对代工厂的管理是否同样严格?据业内人士透露,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代工厂管理通常分为“深度绑定”和“轻合作”两种模式:前者会派驻质检人员驻厂,全程监控生产流程;后者则主要依赖供应商自检和抽检,胖东来声明中提到的“印刷环节失误”,暴露的或许是代工厂品控流程的漏洞,也可能是胖东来对代工厂的监管存在盲区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,胖东来在声明中未公开涉事供应商的名称,也未说明具体有多少批次产品受影响,这种“模糊处理”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担忧:“如果只是偶然失误,为何不敢公开供应商信息?”“是否存在更多问题产品未被排查?”
行业“标签漏洞”:预包装食品的合规性困境
此次事件并非孤例,近年来,预包装食品“标签缺失”或“标签不规范”的问题屡见不鲜,2023年,某知名零食品牌因“生产日期用油墨手写”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;2024年初,某电商平台销售的进口燕麦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