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弟俩十年三次在屋顶看阅兵
十年三次,兄弟俩为何总在风雨中仰望?
老城区的秋天来得早,梧桐叶刚泛黄,风里就裹着凉意,李建军蹲在自家老屋的屋顶上,手指头在粗糙的瓦片上划了划,蹭下一层薄薄的灰,他身后的屋檐下,弟弟李建军的堂弟李建国正抱着三岁的儿子豆豆,指着远处天边若隐若现的轮廓:“豆豆你看,那就是广场,一会儿飞机就要从天上飞过去了。”
豆奶不懂什么是“阅兵”,只顾着抓李建国头上的帽子,李建国也不恼,只是笑着抬头望天,像是在确认什么,风把他的头发吹得乱糟糟的,露出鬓角几根早早冒出来的白。
2014年:父亲的背影,和屋顶的“VIP座位”
第一次在屋顶上看阅兵,是2014年,那一年李建国18岁,刚考上大学;李建军28岁,在城郊的工厂里当技术员,刚攒够钱给家里换了台新彩电。
但父亲李卫国拒绝了彩电。“屋顶看,”他抽着旱烟,烟雾缭绕里眼神亮得吓人,“屋顶看才带劲,跟坐在广场边上一样。”
李卫国是个退伍老兵,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,左腿上留了块弹片,阴雨天就疼,他这辈子没看过几次阅兵,总说“电视里没那味儿”,2014年的阅兵,是他退休后第一次“正式”看——不是在厂里的会议室,也不是在家里,而是要爬上自家老屋的屋顶。
老屋是上世纪80年代盖的青砖瓦房,屋顶陡峭,瓦片上长着青苔,李卫国年轻时爬上去修过房顶,如今腿脚不便,爬到一半就喘得厉害,李建国在下面扶着,李建军在前面拽着,三人才连拖带拉把他弄上去。
那天天气好,秋阳高照,屋顶晒得发烫,李卫国找块旧帆布铺在瓦片上,盘腿坐下,从怀里掏出个磨得发亮的军用水壶,抿了一口,李建军和建国兄弟俩挤在他两边,腿悬在屋檐外,晃晃悠悠的。
“看,那是99式坦克!”李卫国突然指着远处,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颤,“我们当年打仗,做梦都想有这种装备,现在好了,咱们的军队,厉害!”
电视信号不好,屋顶上只能收到模糊的雪花点,李卫国却看得津津有味,他给兄弟俩讲当年在部队的故事,讲自己如何背着枪在山里潜伏,讲战友如何把压缩饼干让给他吃,李建国听得入了迷,手里的瓜子掉了都不知道;李建军默默记着,心里想:“爸这辈子,最骄傲的就是当兵。”
阅兵式快结束时,空中飞过歼-20编队,李卫国突然站起来,拄着拐杖,对着天空敬了个军礼,他的背挺得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