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热门头条文章正文

19岁女生在阅兵仪式上担任长号手

热门头条2025年09月05日 00:43 24admin

当19岁女生握紧长号:阅兵场上的“她力量”从何而来?

长安街的秋风卷起国旗一角时,李雨桐的指尖正轻轻抵在长号活塞上,这位19岁的女孩站在千人军乐团方阵第三排第7位,银色乐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与她脸上薄薄的汗珠相映成趣,当“开始”的指令通过耳机传来,她深吸一口气,将气息灌入号管——嘹亮的《分列式进行曲》瞬间冲破天安门广场的喧嚣,顺着长安街的脉络,流向亿万屏幕前观众的心尖。

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最令人动容的画面之一:一个刚成年的女孩,如何用这把重达4.5公斤的长号,吹响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强音?她的故事里,藏着“00后”一代的破壁勇气,藏着女性在“硬核”领域撕开的成长裂隙,更藏着个体生命与国家庆典最动人的共振。

19岁女生在阅兵仪式上担任长号手

与长号的“意外”结缘:当少女心撞上“钢铁乐器”

李雨桐与长号的相遇,带着几分“误打误撞”的戏剧性,17岁那年,她还是青岛某高中普通的艺术生,主修钢琴,梦想是考上音乐学院成为钢琴老师,但学校军乐团招新时,老师却指着角落里落灰的长号问她:“要不要试试这个?”

“第一眼就觉得它‘怪’,”李雨桐后来在采访中回忆,长号蜿蜒的管身像条沉睡的银龙,喇叭口大得能反射出人影,与她熟悉的钢琴黑白键完全是两个世界。“老师说长号是‘乐队里的灵魂’,低音区沉稳,高音区嘹亮,既能当基石,也能当先锋。”带着对“灵魂乐器”的好奇,她握住了那把比她前臂还粗的乐器——这一握,就是两年。

最初的日子充满挫败,长号没有按键,靠的是U型管的伸缩改变音调,这意味着乐手不仅要记乐谱,还要凭肌肉记忆找到每个音准的位置,李雨桐的手指短,够不着管身最末端,每天练习半小时,胳膊就会酸得抬不起来;嘴唇号口磨破了,贴上创可贴继续吹,直到结痂处裂开渗血,吹出的音调带着“嘶嘶”的杂音,有次她对着镜子练习,看到自己涨红的脸和不受控制的泪水,突然把长号摔在地上:“我不学了!”

但母亲的深夜开导让她留了下来。“母亲说,你当初选它是因为觉得‘特别’,现在遇到困难就放弃,还算什么特别?”那天夜里,李雨桐捡起长号,发现活塞上沾着自己的一道血痕,突然觉得这把“钢铁乐器”有了温度。“它不是冷冰冰的机器,是我要驯服的伙伴。”

三个月后,她从军乐团替补队员成为首席长号,这个“钢琴少女”完成了向“铜管战士”的第一次蜕变,而她不知道的是,这次蜕变,正悄悄为她打开一扇通往天安门广场的大门。

从替补到阅兵场:126天里的“魔鬼训练”

2019年3月,学校接到征召通知:军乐团要组建70周年阅兵专班,从全国中学生里选拔30名铜管乐手,李雨桐抱着“试试看”的心态报名,没想到从30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——她那被老师评价为“兼具爆发力与持久力”的气息控制,以及在乐队磨合中练就的“绝对音准”,成了通关的关键。

但真正的考验,从入选那一刻才刚刚开始,阅兵训练基地的作息表被精确到分钟:5点起床整理内务,5点半早操,7点到11点乐器训练,14点到17点合奏排练

标签: 2019年女子阅兵仪式视频19阅兵女兵方队2019年阅兵小女孩

水与中国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Z-BlogPHP强力驱动主题作者QQ:201825640